光遺傳學調控技術是近幾年正在迅速發(fā)展的一項整合了光學、基因操作技術、電生理等多學科交叉的生物技術。NatureMethods雜志將此技術評為"Methodoftheyear2010"[19];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述(MITTechnologyReview,2010)在其總結性文章"Theyearinbiomedicine"中指出:光遺傳學調控技術現(xiàn)已經(jīng)迅速成為生命科學,特別是神經(jīng)和心臟研究領域中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這一技術正在被全球幾百家從事心臟學、神經(jīng)科學和神經(jīng)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使用,幫助科學家們深入理解大腦的功能,進而為深刻認識神經(jīng)、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機理并研發(fā)針對疾病干預和的新技術。全細胞膜片鉗記錄是應用較早,也是普遍的鉗位技術。進口單通道膜片鉗離子電流
膜片鉗技術的發(fā)展∶全自動膜片鉗技術(Automated patch clamp technique)的出現(xiàn)標志著膜片鉗技術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一個嶄新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說,前面所講的膜片鉗技術我們稱之為傳統(tǒng)膜片鉗技術( Traditional patch clamp technique),傳統(tǒng)膜片鉗技術每次只能記錄一個細胞(或一對細胞),對實驗人員來說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工作,不適合在藥物開發(fā)初期和中期進行大量化合物的篩選,也不適合需要記錄火量細胞的基礎實驗研究。全自動膜片鉗技術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它不僅通量高,一次能記錄幾個甚至幾十個細胞,而且從找細胞、形成封接、破膜等整個實驗操作實現(xiàn)了自動化,免除了這些操作的復雜與困難。這兩個優(yōu)點使得膜片鉗技術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全自動膜片鉗技術采用的標本必須是懸浮細胞,像腦片這類標本無法采用。此外,全自動膜片鉗技術只能進行全細胞記錄模式、穿孔膜片鉗記錄模式以及細胞貼附式單通道記錄模式,而不能進行其他模式的記錄。進口單通道膜片鉗多少錢細胞膜由脂類雙分子層和和蛋白質構成。
電壓鉗技術是由科爾發(fā)明的,并在20世紀初由霍奇金和赫胥黎完善。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證明動作電位的產(chǎn)生機制,即動作電位的峰值電位是由于膜對鈉的通透性瞬間增加。但當時還沒有直接測量膜通透性的方法,所以用膜電導來測量離子通透性。膜電導測量的基礎是電學中的歐姆定律,如膜Na電導GNa與電化學驅動力(Em-ENa)的關系,膜電流INaGNa=INa/(Em-ENa)。因此,可以通過測量膜電流,然后利用歐姆定律來計算膜電導。然而,膜電導可以通過使用膜電流來計算。這個條件是通過電壓鉗技術實現(xiàn)的。下一張幻燈片中右邊的兩張圖顯示了squid的動作電位和動作電位過程中膜電流的變化,這是霍奇金和赫胥黎在半個世紀前用電壓鉗記錄的。他們的實驗證明了參與動作電位的離子電流由三種成分組成:Na、K、Cl。對這些離子流進行了定量分析。這項技術為闡明動作電位的本質和離子通道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膜片鉗技術發(fā)展歷史:1976年德國馬普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Neher和Sakmann在青蛙肌細胞上用雙電極鉗制膜電位的同時,記錄到ACh啟動的單通道離子電流,從而產(chǎn)生了膜片鉗技術。1980年Sigworth等在記錄電極內施加5-50cmH2O的負壓吸引,得到10-100GΩ的高阻封接(Giga-seal),明顯降低了記錄時的噪聲實現(xiàn)了單根電極既鉗制膜片電位又記錄單通道電流的突破。1981年Hamill和Neher等對該技術進行了改進,引進了膜片游離技術和全細胞記錄技術,從而使該技術更趨完善,具有1pA的電流靈敏度、1μm的空間分辨率和10μs的時間分辨率。1983年10月,《Single-ChannelRecording》一書問世,奠定了膜片鉗技術的里程碑。Sakmann和Neher也因其杰出的工作和突出貢獻,榮獲1991年諾貝爾醫(yī)學和生理學獎。離子通道是一種特殊的膜蛋白,它橫跨整個膜結構,是細胞內部與部外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細胞內外物質交換的孔道。
把膜電位鉗位電壓調到-80--100mV,再用鉗位放大器的控制鍵把全細胞瞬態(tài)充電電流調定至零位(EPC-10的控制鍵稱為C-slow和C-series;Axopatch200標為全細胞電容和系列電阻)。寫下細胞的電容值Cc和未補整的系列電阻值Rs,用于消除全細胞瞬態(tài)電流,計算鉗位的固定時間(即RsCc),然啟根據(jù)歐姆定律從測定脈沖電流的振幅算出細胞的電阻RC。緩慢調節(jié)Rs旋鈕注意測定脈沖反應的變化,逐漸增加補整的比例。如果RS補整非常接近振蕩的閾值,RS或Cc的微細變化都會達到震蕩的閾值,產(chǎn)生電壓的振蕩而使細胞受損。因此應當在RS補整水平寫不穩(wěn)定閾值之間留有10%-20%的余地為安全。準備資料收集和脈沖序列的測定。 而由通道蛋白介導的膜電導構成了膜反應的主動成分,它的電流電壓關系是非線性的。芬蘭雙電極膜片鉗廠家
封接(seal)是膜片鉗記錄的關鍵步驟之一。進口單通道膜片鉗離子電流
Flip-Tip翻轉技術、將一定密度的細胞懸液灌注在玻璃電極中,下降到電極前列的單個細胞通過在電極外施加負壓可以與玻璃電極前列形成穩(wěn)定的高阻封接,打破露在玻璃電極前列開口外的細胞膜就形成了全細胞記錄模式。德國Flyion公司的Flyscreen8500系統(tǒng)采用的就是這一技術,其通量比較高為6,即一次可同時記錄6個細胞。它的***特點是∶(1)仍然采用玻璃毛坯作為電極(2)藥物施加微量、快速。SealChip技術;完全摒棄了玻璃電極,而是采用SealChip平面電極芯片一定密度的細胞懸液灌注在芯片上面,隨機下降到芯片上約1-2μm的孔上并在自動負壓的吸引下形成高阻封接,打破孔下面的細胞膜形成全細胞記錄模式。采用這一技術的美國Axon(MDS)公司的PatchXpress7000A系統(tǒng)是高通量全自動膜片鉗技術的典范,是離子通道藥物研發(fā)的**性工具,在國外實驗室和制藥廠***用于hERG通道藥理學的研究。其通量比較高為16,即一次可同時記錄16個細胞同時,其藥物施加微量、快速,不僅用于藥物篩選,還大量用于離子通道的基礎研究。進口單通道膜片鉗離子電流